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3.合理施肥
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肥为主,磷、钾肥作为基肥,从苗期至开花期喷施液体微肥,促进枸杞生长,增强抗病能力,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
4.生长期内保持田间和周围无杂草越冬后及时清理田间落叶落果,并深埋或焚烧;周围近距离内不种植易发生共生病虫害的植物,如番茄、甜瓜等。
5.适时适量灌水
整个生育期共灌8次水。
夏季高温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严禁雨前或久旱猛灌大水,以多水口、小地块,小水浅灌、勤灌,早晚低温灌水为佳。
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渗灌,防止流水携带泥沙冲伤枸杞根部。
发病期间禁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并在24h内喷药。
三、枸杞白粉病
枸杞白粉病是近年枸杞密植栽培以来出现的一种病害,虽然目前发病程度、发病面积都较低,但在生产上一直疏于防控,一旦发病条件成熟,也有可能出现流行趋势。
(一)发病症状
枸杞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枸杞幼嫩的新梢和叶片。
也可为害花和幼果。
发病叶面和叶背有明显的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受害嫩叶常皱缩、卷曲和变形,后期病组织发黄、坏死,叶片提早脱落,并长出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树体感病后,不仅影响新梢生长,导致树势衰弱,而且对当年和来年产量影响较大。
(二)发病规律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多孢穆氏节壳菌。
病菌以闭囊壳的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来年春季条件下,适宜时闭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可多次再侵染,秋末形成闭囊壳并以此越冬。
(三)防控技术
1.田园清洁
冬季做好田园清洁,清扫地表病叶、枯枝,减少初侵染源。
2.杀菌剂
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防控。
3.修剪疏枝
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密度适宜,必要时修剪疏枝以利于通风透光。
四、枸杞流胶病
枸杞流胶病是枸杞树管理不当时常见的病害,通常由田间作业不慎碰破树皮或机械创伤引起。
(一)发病症状
当枸杞树发病后,树干皮层会开裂,出现泡沫状白色液体,有腥味,并常有黑色金龟子和苍蝇吸食。
这种病多在夏季发生,秋季胶液停止流出。
受害处树干皮层会变黑,同木质部分离,树体生长逐渐衰弱,最终死亡。
一般发病率约为1%。
(二)病原菌
经过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明枸杞流胶病的病原菌是头孢霉属微生物。
病原菌不仅存在于病株上,还可随着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传播。
在10~35℃的温度下,病菌均能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
(三)发病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