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身在职场,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入职多年的老员工,都需要学习掌握一套基本的识人技巧。
人是讲感情的动物,但在竞争激烈、有敌有友、龙蛇混杂的职场中,如果不依靠一些理性判断来分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和人品性格,很容易就会遭到算计,影响职场人生。
因此,我们需要一套正确的方法去保护自己,清楚识人。
眼神辨人心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出此刻他在想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人怀疑对方说谎话时,便对其说:“看着我的眼睛!”
此时若对方没说假话,就会迎着挑衅者的目光看过去,反之不会目光躲闪,或干脆眼观别处,不予回答。
因为一个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心里的邪恶念头,心胸纯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会昏暗,有邪光。
可见,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出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心术正邪。
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膫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在孟子看来,人的内心是善是恶,只要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
现代人也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事实上,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经常是自然而然地运用眼神,来表达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
所以,只要你善于捕捉眼神,你就能轻易地窥视对方的内心活动。
比如说,当你向你的上司请示的时候,先观察一下上司的眼神,如果他的眼神是沉静的,那表明他胸有成竹,你就不用担心别的了,只管把问题拿给他解决;而如果上司的眼神散乱,甚至还流露出焦急的神色,那你还是另想办法,别加深他六神无主的程度了,而且这还是你表现能力的机会。
当你和某个人聊天的时候,如果对方眼神飘忽不定,神不守舍,那表明他对你的话感到厌倦,没有兴趣了,你最好识趣点就此打住,重新寻找话题,或者让对方来说;而如果对方眼神凝定,则说明他认为你的话值得一听,你就按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讲。
一个人碰到了高兴事的时候,就会喜上眉梢,你可以发现他的眼神发着亮光,这个时候主动分享他的喜悦,他会很乐意,而且会因为你能知他心中事而更喜欢你。
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时候,即使他面不改色,也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来,这种时候不要去招惹他,否则有可能引起正面冲突,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一个人心有重忧,万分痛苦的时候,他的眼神必是下垂的,连头也会向下倾的,这时你就不要讲些得意或是痛苦的事了,最好是真心诚意地安慰他几句,然后给他一个独处的空间。
一个人面无悦色的斜视,那是一种鄙意;看完对方突然一笑,是一种讥讽;圆眼瞪人,是一种警告或制止;从头到脚地巡察别人,是一种审视。
总之,一个人的内心是非常丰富的,其心理的变化犹如云海观潮、气象万千,但这些都容易从眼神里流露出来,但往往是蛛丝马迹、稍纵即逝,所以要全神贯注才能捕捉得到对方的眼神。
我们要与人交往、沟通,就必须善于捕捉对方的眼神,从而读懂其内心。
手段试探人心
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都会掩饰自己,人都有心眼,短时间内从表面观察,难以洞悉他人意图和心思,看不到人的本质。
只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从多方面观察才能看透人心。
但很多时候都没机会来长期考察一个人。
那么怎样才能看到一个人的本质呢?这需要运用特殊手段试探。
很多现代工商界人士只知道名震海内外的“宁波帮”
,但极少知道它的奠基者严厚信,更不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银行、第一个商会、第一批机械化工厂的创办者。
严厚信原籍慈澳市,少年时,因为家里贫困,只上过几年私塾,辍学后在宁波垣业钱庄当学徒。
由于他食童超过一般人一倍以上,没多少时间就被老板借故“炒了鱿鱼”
。
之后,他经同乡介绍在上海小东门宝成银楼当学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