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
一个人小的时候,正是性格和信念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学习功课、掌握本领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产生了自卑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世界,整日用一种消极和自卑的情绪去生活,那么他们的自我暗示就会接收这种缺乏信心的精神,从此一蹶不振,引发出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行,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很低,有的孩子甚至在父母面前都会觉得自卑。
这种自卑心理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导致的。
一些自卑的孩子,往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有的时候,遇到一件事情,还没有去尝试,就已经在心里打退堂鼓了。
自卑者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他们往往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和“过人处”
,却对自己的短处和缺陷妄加评判,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这是一种认知悲剧。
有的孩子在做自我评价时,往往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而且评价得也不够全面。
比如说:“我笨死了,就是学不好!”
“不够聪明,总是反应不过来!”
其实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不能只看学习成绩。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的人都有那么一点自卑,无论他是高官达人还是平民小老百姓。
自卑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适度的自卑可以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因此,正确认识自卑感,克服并超越它,可以使人完善自我,是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和桥梁。
如果没有自卑感,也就没了进取心。
人人都会产生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要正确对待自卑,不要只看到自卑的危害,更不能因为自己自卑而自卑。
父母这样做
第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的评价,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
因为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与他们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能克服自卑感。
在生活当中,父母还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第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抬起头来”
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
“我不比别人差!”
“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我是最棒的!”
“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假如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