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2002年,华为请英国BT公司对华为进行管理认证。
2004年,华为被列入BT公司的短名单,有了竞标的资格。
事实上,一开始英国人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交换机。
英国BT公司对华为的考核,首先在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环境等方面,以确保华为对客户交付的可预测性和可复制性;其次才是产品技术层面的考核。
英国BT公司对华为的考核还包括华为供应商资信审核、华为合作伙伴的运营和信用考查,甚至还包括华为员工的食宿等生活条件,一共有五项指标,华为获得了四个A和一个A一。
为了占领欧美市场,让企业产值有大的增长空间,华为斥巨资不断改进管理规则、完善公司的管理模式。
同样,在华为的层级、部门关系中,一切的行为都是围绕“项目”
进行,后勤行政支持、中研机构支持、项目主管支持,上面各个层级领导的支持,都是为了接单、为了增加营业收入、为了把项目顺利地做好、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为了利润增长。
在业界其他企业都热衷于搞创新、创造的时候,虽然华为建有中研院,专门组织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人员搞创新及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但任正非公开宣称:华为只做市场需要的东西,即能卖出去、能变成利润的东西。
华为在公司的创新问题上一直强调价值理论,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创新。
2002年,华为内外部矛盾聚集,任正非感觉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在2004年,任正非请美国顾问公司为其设计公司组织结构。
美国顾问公司提出要建立执行管理团队(ExecutiveManagementTeam,EMT),任正非不愿做EMT的主席,最后决定由八位最高管理层成员轮流执政,每人任期半年,这就是轮值主席制度。
经过两个循环,演变为如今的轮值CEO制度。
华为的轮值CEO制度,是指每个轮值者在其轮值期间,承担公司最高行政首长的职务,从公司全局的高度出发,担负起公司的战略部署、制度建设等重任,同时需要准备各种高层会议,保证各种决议得到拥护执行。
他们将日常经营决策的权力下放给各个区域,以推动市场拓展的正常进行。
这不但锻炼了轮值者,也平衡了各方面的矛盾,把公司带入全局利益的平衡,使公司得以健康发展。
轮值制度比起将成败系于一人的固定CE0制度更具优势,每个轮值CEO都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全力引导公司前行,而且轮值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偏差,避免问题的累积。
在企业管理上,华为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取其精华为己用。
如今,人们经常用“互联网思维”
来谈论企业管理,任正非对此有冷静而精辟的见解,他说:“华为需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将自己内部的电子平台结构调整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源。”
“爱立信管理一万人,而我们是三万人,多出两万人就多了30亿美元的消耗。
如果我们通过管理改进,用互联网的精神改变内部的电子管理,实现与客户、供应商的互联互通,这两年就可以节约出两万人去上‘战场’,改善为客户的服务。
我们改革就是坚持端到端。
互联网时代被认为是网络公司的时代,有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真正的互联网时代是通过网络支持和改变实业。”
华为就是这样应变而变,不断革新,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为达到总目标,有利于或促成公司价值、利润的增长而展开。
3.构建系统思维力
面对工作,我们通常认为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就行了。
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有很多人抱怨,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时间都不够用,效率也跟不上去。
这是因为,在工作中人们经常会陷入思维陷阱,凭借经验、直觉甚至盲从别人的做事方法。
他们对面临的问题浑然不知,总以为自己在做着正确的事情。
华为某研究所的员工曾经受到过这样一个打击。
该研究所的华为员工习惯在接受任务后,初步形成一个框架时就立即动手。
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到开发阶段软件还没有购买,该测试了设备还少几条电缆,各个模块设计编码完毕却因参数变化无法联上要返工,因为时间点未明确定义,工作计划无法跟踪等问题。
最后不得不动用一切资源,不断地调整和修补才能过关。
这些“急性子”
的华为员工在没有理清思路的情况下,匆忙介入技术领域,结果不得不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后续返工上。
最后,就连华为研究所所长也曾感慨道:在做事前一定要先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所以,我们在目标行动上也应做如此考量,必须做到先解决思路,再考虑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