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感染起自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
这种主要侵犯脑膜的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病人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这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额、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6肺炎
肺炎是指肺泡腔和间质组织在内的急性肺实质感染性病变,多为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
婴儿和儿童的主要肺炎病原体是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成人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人群易感性:免疫力低下者或患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肾病,脾切除或功能障碍,等等)以及老年人。
预防措施: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居室保持清洁,空气新鲜。
冬春季节,年老体弱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感染。
对老弱体衰和免疫机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脾切除者,注射肺炎免疫疫苗。
7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点状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病人可引起肝、肾、关节的损害。
疾病恢复期应避免淋雨、受寒、醉酒等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潜伏期2~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
整个发病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
婴儿可有谵语和惊厥。
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2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
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
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
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偶呈“鸡皮样”
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
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