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富人们见人工的价钱的确因饥荒而变得低廉,又见范仲淹大力支持,于是大肆雇用工人兴建佛寺。
范仲淹还新建了—些仓库吏舍等建筑,一天要动用上千名劳力。
有人恨恨地说:“现在哪还有粮食,竟还修什么仓库,他不体恤百姓,反而在此荒年奴役百姓,真是—一个污吏!”
范仲淹知道了这件事后,也不加追究,仍是大肆拉拢富人,让他们帮助自己建设各种设施。
过了不久,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看不惯范仲淹的做法,回朝后密书一封,说杭州知州范仲淹不顾荒政在前,应先赈救饥民,却大肆举行鸿宴活动,大兴木土工程,消耗民力财力,一点不为百姓着想。
皇上龙颜大怒,叫人押范仲淹回京谢罪。
范仲淹于是上疏为自己辩解道:“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贫困的人若不给予妥善的安置,他们便会生事,仅靠一点钱粮是救不活他们的。
国库钱财有限,而饥民无数,只能挖掘富人的钱,让那些有工技和劳力的人,都能够以此得到公私两方面的报酬而活命,不至于因饥荒而四处流浪乃至饿死途中,甚至造反。”
范仲淹的举措的确有用,这一年里,只有杭州是发生了饥荒而没有产生叛乱的地方。
滴水感悟
一件事是对是错,有时不能看表面现象,关键要看它达到了怎样的结果。
对大众有益的结果是最好的结果。
三思而行
四川益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派能人去镇守。
张方子曾奉了朝廷之命调任益州太守。
正准备起程上任时,突然传来一个很坏的消息:
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依部川的首领四处散播谣言,说壮族首领侬智高在南诏正蓄积粮草,大队人马马上就要来侵犯四川。
益州的代理知州闻言大惊,急忙调集所有官兵修筑城墙,深挖护城河。
一时间,益州城内人心惶惶。
不少贵族更是趁机捞起百姓钱财来。
朝廷接到益州的急报,希望火速派兵前去援助四川,仅靠当地的那点兵马是挡不住侬智高大军的。
兵部奉皇上命令,飞马快报陕西掌管军队的官员,让其即日起程,带领官兵去保四川。
于是在由陕西通往四川的道路上,运输军用物资的车辆源源不断,延长到几十公里,阻塞了许多道路。
与此同时,朝廷又命令张方平尽快赴任,主持四川防御事务,并且特别允许在此非常时期,他有权力对一些特殊情况作出处理,不必等候朝廷指示。
张方平接到命令后,吃了一惊。
心里也来不及多想什么,便连夜往四川迁去。
途中,他仔细地考虑了一下,还问了许多少数民族的事情,待晚上休息的时候,他便对侍从们说:
“朝廷给了我先斩后奏的权力,可知此次四川之事非同小可,但经我这几日仔细的思考,总觉得事有点蹊跷。”
众侍从忙问原因。
张方平说道:“南诏这个地方离我们四川有两千余里,道路艰险,自古飞鸟难逾。
从南诏到四川的这一带,居住的都是不同民族、部族的人,南诏和他们之间也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
即使南诏真有机会指挥他们,语言也是个大问题啊!
侬智高的兵马也不算很多,他怎么可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地来侵略四川呢!
那些不同民族、部族的人又怎么可能放侬智高通过自己的领地而不加制止呢?”
众人想了想道:“是啊!
这样看来,是有人在散布谣言了。
可散布谣言的人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张方平说道:“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都可以肯定不是好意图。”
张方平率众渐渐接近了四川,发现一路上全是陕西的军队和军用物资,他让这些人立即回到陕西,并以朝廷的名义奖励了他们。
进入四川境内后,张方平发出命令告诉四川的少数民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