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张睿轩似乎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儿上完美术课,回来拉着爷爷要给爷爷剪窗花儿。
找不到合适的红纸,就去抽了一张爷爷用来写新年福字儿的红宣纸,剪出来个算不上好看的窗花儿,却被爷爷贴在了床头附近的窗户上——爷爷起床一抬眼就能看见的地方儿。
【那穿有设计感的名牌儿衣服和普通衣服还没区别呢!
我要是白给你,你要哪个?】
“这白给的没不要白不要,我两个都要!”
知道自己吵不过系统,张睿轩干脆另辟蹊径,用自己那胡搅蛮缠的功夫,装傻充愣。
【那就两个都没有】
‘宁跟明白人打顿架,不跟混蛋说句话’,系统很有涵养,不打算继续搭理张睿轩了。
“我个人其实对雕版这方面不是很熟悉。”
唐姐姐从来不在自己不懂的方面随便乱说话,“我只能说这一个版能用的次数有限,所以你市面上看到的雕版印刷的书相对来讲都会很贵,如果不是真的有需求量,有时候就难免绝版了。”
“那这个谁没事儿收藏它去啊?”
【你爷爷】
“雕版印刷在曾经促进了很多文化的交流与推广,继而还衍生出后面的活字印刷等等这些,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古色古香是很吸引人的。”
“如果有一天,资源出现问题,其实雕版印刷就会再一次成为文明传播的基石。”
很多时候,非遗的工作就像是唐姐姐说的这样‘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或许你现在看不到它对于每一个人的必然价值,但很多事物的服务范围本身就是有限的——不为权贵豪富,但为文明长继。
①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剪纸(扬州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题外话:插图已补,图太大发不上来的用了彩蛋章发。
“你的意思是,这是漆器?”
时至今日,张睿轩不得不承认这些手艺人是真的有本事在身上的。
虽说自己本身就有点儿瞎摸虎眼吧,但是这瓶子,你不放在这儿,不专门儿拿出来说,谁能知道居然会是漆器制作而成的?
看着博物馆唐姐姐自豪的目光,尽管不愿意打击人,张睿轩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是这东西有什么用么?”
“还是说,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存在?为了展现高超的技艺?”
张睿轩不理解,这事儿就像是月饼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似的。
你说早几十年大家什么都吃不起,现在谁吃不起这些东西?
就拿这月饼而言吧,学校大一的时候儿一人发了三块儿月饼,张父张母的单位也分别发了一盒,再加上你送我、我送你,最后自己家买的转一圈儿又送回来的这种……一家人愣是吃到来年清明才勉强吃完。
这个时候儿,你也别什么火腿月饼、鲜花月饼、青红丝儿、五仁儿了,更不用提什么千奇百怪的馅儿,多一口月饼都算是累赘,隔谁谁爱吃?
“这种作品首先是有收藏价值的,它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审美享受就是价值之一。”
唐姐姐能够理解张睿轩的意思。
曾几何时,在没有销量,技艺传承也后继无人的时候儿,唐姐姐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现实意义——还是单纯的为了保存一种‘文化’而做的无用功?
可是,天然大漆制作的器物经久不腐,还不会产生塑料对于人体和自然的伤害。
尽管塑料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达到相似的效果,但是细节之处见真章。
唐姐姐把自己当年的纠结讲给了张睿轩听,后者似有所悟,但是依旧没有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回应:“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多东西没用就应该没有。”
“我们姑且就算没有节日的应酬,但依旧保存我们的假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很多人追寻的就是节日的相聚。”
“我们舍得用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去出游,但是我们不会舍得让春节变成各奔东西。”
唐姐姐说的话,不过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自然情真意切,“就像是我表妹。”
“平时这里那里的玩,但是清明会回家和父母去祭祖,寒假无论如何也会提出几天来回一趟家,看看家里的老人……其实现在节日的价值确实是在变化的。”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