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比喻时间的宝贵,劝谕人要珍惜时间。
可是,时间为什么要用“寸”
来衡量呢?
我国古代用来测日影定时刻的计时仪器叫作日晷(读作guǐ)。
日晷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晷针”
,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好像一根立竿,因此,晷针又称作“表”
;石制的圆盘叫“晷面”
,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面,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
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一共是24个小时。
当日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的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就像是今天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寸晷”
即一寸长的日影,“寸阴”
即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所耗费的时刻。
用“寸阴”
来比喻时间宝贵,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魏晋时期的向秀在著名的《思旧赋》中写道:“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晋书·陶侃传》中还有关于“寸阴”
的有趣分类:“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大禹是圣人,因此珍惜“寸阴”
;至于普罗大众,平头百姓,只需珍惜“分阴”
就可以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
来自唐人王贞白的诗《白鹿洞》。
白鹿洞位于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春天的时候,诗人在此隐居读书,写下了这首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诗人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就快过完了;要不是道人来逗诗人玩,他还在周公的精义和孔子的思想中漫游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