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内容提要:本讲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需要部分,二是动机部分。
在第一部分解释需要的概念,即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的作用,包括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个体认知过程的内部动力以及需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等。
同时在本节中还着重阐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最后本节结合目前研究大学生需要的最新文献,阐述大学生本身对于需要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需要的诸多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所进行的理性调适等等。
在第二节中叙述动机的概念,动机的引发、指引和激励功能,以及对于人类动机生理和社会分类,并着重阐述人类的社会性动机。
最后针对大学生本身的特点,解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和社交动机特点及其理性调适。
一、需要的一般理论及大学生需要的研究与应用(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例如,食物、衣服、睡眠、劳动、交往等等。
这些需求反映在个体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
需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二)需要的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重要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活动。
个体活动的积极性,根源在于他的需要。
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力,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
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
而且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
研究表明:有一些需要明显地带有周期性的特征,如对饮食和睡眠等的需要;而有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
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使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例如,学习科学文化的需要,欣赏艺术的需要,通常是每一次需要的满足都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
需要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须对有关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需要调节和控制着个体认识过程的倾向。
需要对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
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和情绪,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感和情绪,否则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
情感和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
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
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
需要在个性中起重要作用,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个性倾向性的其他方面如动机、理想、信念等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而个性心理特征是受个性倾向性调节的。
(三)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马斯洛关于需要的理论来源于他对人类本质的两种假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