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伤寒门(四十三则)
冬月伤寒,发热头痛,汗退场门渴,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太阳已趋入阳明乎。
若徒用干葛汤以治阳明,则头痛之症不能除;若徒用麻黄汤以治太阳,则汗出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势必变症多端,轻变为重。
法宜正治阳明而兼治少阳也。
何则?邪入阳明留于太阳者,不过零星之余邪,治太阳反伤太阳矣。
故太阳不必治,宜正治阳明。
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邪入其中,正足大恣其凶横,而挟其腑之气血,为炎氛烈焰者,往往然也,故必须用大剂凉药,始可祛除其横暴也。
方用∶石膏(一两)知母(二钱)麦冬(二两)竹叶(二百片)茯苓(三钱)甘草(一钱)人参(三钱)柴胡(一钱)栀子(一钱)水煎服。
一剂而头痛除,二剂而身热退,汗止而口亦不渴矣。
此即白虎汤变方,用石膏、知母以泻其阳明之火邪;用柴胡、栀子以断其少阳之路径;用麦冬以清补其肺金之气,使火邪不能上逼;用茯苓引火下趋于膀胱,从小便而出,而太阳余邪尽随之而外泄也。
至于人参、甘草、竹叶不过取其调和脏腑,所谓攻补兼施也。
或惧前方太重,则清肃汤亦可用也,并载之以备选用。
石膏(五钱)知母(一钱)麦冬(一两)甘草人参柴胡栀子(各一钱)独活半夏(各五分)水煎服。
冬月伤寒,发热口苦,头痛,饥不欲饮食,腹中时痛,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少阳之病乎。
夫伤寒未有不从太阳入者。
由太阳而入阳明,由阳明而入少阳者,传经之次第也。
何以邪入太阳,即越阳明而入于少阳耶?人以为隔经之传也,而孰知不然。
盖少阳乃胆经也,胆属木,木最恶金,肺属金而主皮毛,风邪之来,肺金先受,肺欺胆木之虚,即移其邪于少阳,故太阳之症,往往多兼少阳同病者。
然则,此症乃二经同感,而非传经之症也。
治法似亦宜二经同治矣,而又不然,单治少阳而太阳之病自愈。
方用∶柴胡(二钱)白芍(五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黄芩(一钱)神曲(一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水煎服。
一剂而热止,二剂而腹不痛,头不疼,而口亦不苦矣。
此方即逍遥散之变方也。
盖病在半表半里之间,逍遥散既解散表里之邪,而太阳膀胱之邪何能独留,况方中原有茯苓、白术,以利腰脐而通膀胱之气乎。
余所以止加神曲、黄芩,少解其胃中之火,以和其脾气,而诸症尽除也。
此病用舒经汤亦佳。
薄荷(二钱)白芍(五钱)甘草(八分)黄芩(二分)白术(二钱)茯苓(五钱)桂枝(三分)水煎服。
冬月伤寒,发热口渴,谵语,时而发厥,人以为热深而厥亦深也,疑是厥阴之症,谁知为太阴之症乎。
夫太阴脾土也,脾与阳明胃经为表里,表热而里亦热,此乃胃邪移入于脾经也。
此症最危最急,盖人以脾胃为主,脾胃尽为火邪所烁,而肾水有不立时熬干者乎。
治法宜急救脾胃矣。
然而救脾则胃火愈炽,救胃则脾土立崩,此中之消息最难,惟当速救肾水之干枯而已。
方用∶玄参(三两)甘菊花(一两)熟地(一两)麦冬(二两)芡实(五钱)水煎服。
此方名为救枯丹。
用玄参以散其脾胃浮游之火,甘菊以消其胃中之邪,麦冬以滋其肺中之液,助熟地以生肾水,庶几滂沱大雨,自天而降,而大地焦枯,立时优渥,何旱魃之作祟乎。
又恐过于汪洋,加入芡实以健其土气,而仍是肾经之药,则脾肾相宜,但得其灌溉之功,而绝无侵凌之患。
故一剂而谵语定,再剂而口渴除,三剂而厥亦止,身亦凉也。
此症世人未知治法,即仲景张使君亦未尝谈及,天师因(士铎)之请,特传神奇治法,以为伤寒门中之活命丹也。
此症用清土散亦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