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惊疳吐泻门(七则)
儿科之病,惊、疳、吐、泻为多,四者又相为终始。
大约因疳而成吐,因吐而成泻,因泻而成惊。
故小儿口内流涎,乃疳之兆也。
起首即治疳,而吐泻之症不作,又何致惊症之生也。
惟其失治疳症,而胃气受伤矣。
小儿纯阳,原无损于阴气。
伤胃气者伤阳气也,阳伤阴亦伤矣。
伤阴者,伤脾气也。
人生后天以脾胃之气为主,脾胃两伤,无气以养心,而惊之症起矣。
是惊乃虚病,而非有外风之入也。
然则吐、泻、惊俱脾胃之虚寒,而疳乃脾胃之实热也。
不知小儿因多食水果,以致口热而成疳。
口热似乎阳旺也,然而阳极则变为阴矣。
故疳症既久而作吐,正阳变为阴之验也。
可见惊、疳、吐、泻俱是虚症,补脾胃而四病皆易愈也。
世医分惊为风,分疳为热,分吐、泻为寒,亦未深知小儿之症耳。
孰知单治脾胃之虚,而四症不必治而自愈也。
方用活儿丹∶人参(三钱)白术(一钱)甘草(一分)茯苓(二钱)陈皮(一分)巴戟天(一钱)白芍(一钱)柴胡(二分)当归(五分)山楂(五分)神曲(三分)水煎服。
一剂而惊、疳、吐、泻无不即安,二剂全愈,三剂不再发也。
此方健脾开胃,又能平肝,使肝亦无郁滞之患,自能疏通土气,变克土之肝反为益土之肝矣。
脾胃无非生气,而吐泻自止,何至四肢无养,变成角弓反张之急慢惊风哉。
小儿生疳,上下牙床尽肿,口角凉涎,咳嗽不已,咽喉肿痛,人以为疳症脾热也,谁知是胃火之上升乎。
夫既是胃火,宜用泄火之药,泻火而不效者,以火过于盛,将阳变为阴矣。
故用降火之药以泻火而火不降,转至困惫者,正《内经》所谓壮火食气也。
盖少火宜泻,而壮火宜补。
不补胃以治火,反泻火以损胃,安得而不加困惫哉。
治之法,补其胃气之虚,少加息火之味,则疳症不治而自愈矣。
方用平肝汤∶茯苓(三钱)白术(一钱)陈皮(二分)神曲(五分)麦冬(二钱)元参(二钱)桔梗(一钱)苏叶(三分)人参(三分)枳壳(二分)黄芩(三分)水煎服。
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而疳症愈,不必四剂也。
此方补胃以散火而火自平者,以火出于土之中也。
土健而火藏,土衰而火现,故补其土而火藏于下,又何至上升于口颊之间乎。
况方中有解火之味在于补之内,则土引火而自归,火亦随土而自息矣。
小儿生疳之后,饮茶水则吐,后则不饮茶水而亦吐,困弱之极,人以为热吐也,谁知是热变为寒而吐乎。
夫疳症本热也,疳久则寒者,以胃土之伤,土衰则火旺,火旺则土亦衰,土益衰而前火之旺自减,火土两衰,安得不寒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