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地址:https://www.22txt.com
玄奘当年出国是违犯禁令偷偷出去的,现在,唐太宗知道了他的全部情况,很佩服玄奘的顽强精神,
特地派宰相房玄龄等去迎接他。
长安市民在朱雀大街开了欢迎大会,长安城里人山人海,路两旁摆着香案和鲜花,锣鼓音乐此起彼伏,长安的僧尼数万人,排着队,把玄奘带来的经卷佛典安置到弘福寺。
这个玄奘,万里孤征,历尽千难万险,从印度载回了大量的佛教教义,也载回了巨大的荣誉;也是这个玄奘,第一次把中国的美好印象留在了印度,开辟了两个国家友好交往的新纪元。
相传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明帝,夜梦金人绕殿转,被大臣释为西方佛祖显灵。
便在公元64年,派人到西天取经。
汉使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将两位高僧请到洛阳城,弘扬佛法。
明帝专门在“国宾馆”
鸿胪寺修建寺院,供两位高僧在此修行并翻译佛经,因当时佛经都是由白马驮来,所以命名为“白马寺”
,这也成为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
2005年4月9日至12日,中印两国政府签署了一个关于在洛阳白马寺院建设印度风格佛殿的协议,即《(口度在中国洛阳白马寺院西侧建造印度风格佛殿的备忘录》。
仿佛已经形成了惯例:中印两国的往来和文化交流,总也绕不开一个结——佛教。
而大唐高僧玄奘,真正让这个结成为不解之“结”
。
玄奘西行到底充满了多少凶险,1300多年后的人们已经难以猜测,个别人还有些不屑:从中国的浦东到印度的新德里只需要六个多小时耶。
神话《西游记》本想铺张那段艰难险途,所以增设了许多妖魔鬼怪,还调动齐天大圣、天篷元帅、小白龙等护佑,才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但困难再多,那结局别说唐僧,连现在的小孩子都知道:有惊无险——最终,肯定有相助的神。
西行求法,那实在是一条前途难测的路,那也是玄奘的一条幸运之路。
想想吧,自汉以降,前往印度取经的中国僧人有多少,数以百千计,但除了法显、玄奘、义净等几个人,有多少人走完了全程?
冻饿、干渴、盗贼出没不说,更加上让人绝望到极致的迷途,像一个慢性杀手,生生让你一点点感觉死亡的临近。
八百里沙漠,无声无息地悄悄行进,1300年的历史,淹没于沙漠里,因为不忍卒读行者尸骨。
但玄奘时代,尸骨必是不甘淹没于历史的悄然脚步的,张扬着自己的骨骼,直直地朝向前方,横在玄奘前面,那就是玄奘的西行方向吗?
玄奘到洛阳朝见唐太宗,介绍了他旅途的所见所闻和西域、天竺各国的风土人情。
唐太宗听得津津有味,他劝玄奘还俗,帮助他治理国政,玄奘婉言谢绝了。
不久,玄奘开始了翻译佛经的工作。
他每天五更起床,三更才睡,19年间,共译出74部佛经,1335卷,1300多万字。
他的译文流畅优美,忠于原意。
有些专用名词,例如“印度”
,就是他翻译的时候确定下来的。
长期艰苦的翻译工作耗尽了玄奘的精力,公元664年2月,这位伟大的佛学家和杰出的翻译家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圆寂了。
玄奘生前还和辩机和尚共同编写了《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记载了包括今天我国新疆以
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名胜古迹和城市风光等,是
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现在《大唐西域记》已经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虽然我们无法想象玄奘在荒无人烟的八百里沙漠跋涉的情景,但《大唐西域记》里“经途险阻,寒风惨烈”
,“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
,足以让我们望而生畏。
玄奘还把中国的古代文化传到西域各国,他曾把道教经典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传人印度。
玄奘是中国和印度人民友谊的传播者,他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代佛教发展的最突出标志,是若干佛教宗派的出现,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